即將建成通車的臨夏至合作高速公路,是通往我省甘南藏區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臨合高速項目辦全面開展標準化建設,積極推進現代工程管理,把管理標準化和施工標準化作為項目管理的重點,著力提升工程質量,全力打造我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示范工程。
11月中旬,臨合高速公路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在臨夏西高架特大橋橋頭兩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橋梁伸縮縫施工后的蒸汽養生。記者注意到,施工現場設置了一個小型鍋爐,一根導管從鍋爐內導出,一頭伸進了橋梁伸縮縫。現場技術人員介紹,這是他們在用蒸汽給剛施工完的橋梁伸縮縫進行蒸汽養生。
據了解,蒸汽養生技術在該項目預制梁板的施工中就已經得到了推廣應用。由于臨合高速公路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秦嶺山脈的交匯地帶,海拔在1800米至2900米之間,海拔高差大,氣候濕冷,早晚溫差大,給砼的養生帶來了困難,項目辦創造性地實施蒸汽養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蒸汽養生在保證梁板實體質量的同時,有效改善了梁板外觀質量。去年冬天我們預制的2000片梁板,沒有一片因為養生不到位而產生裂縫。”項目辦安全科科長王轉建說。
采訪中,路面四標的路面鋪筑正在緊張進行。攤鋪機徐徐前進,6臺鋼輪壓路機緊跟其后來回碾壓。項目辦主任張建明說,臨合高速路面采用4cmSMA-13、6cmSUP-20、7cmATB-25、34cm+20cm水泥穩定碎石共計71cm路面結構層設計,是我省目前路面結構設計規格較高的項目。具有高溫穩定、低溫防開裂、防滑防滲水等優點,特別適合在臨夏、甘南等高海拔和多雨地區應用。
路面四標總工程師周建軍說,在路面施工中,他們采用了從德國進口的福格勒3000-2型攤鋪機。這種攤鋪機國內只有4臺,在甘肅獨此一臺,由于其帶有自動伸縮功能,在臨合路路面加寬段鋪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有效提高了路面平整度。同時,按照標準規范,SMA路面上面層鋪筑配套4至5臺壓路機就可以,而臨合項目在每個施工作業面都配套了6臺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有效保證了路面壓實度。
在項目建設中,臨合項目辦還注重加強房建、交安、機電、綠化及交通產品“4+1”工程質量的提升,將“4+1”工程與主體工程放在同樣重要的程度加以重視。“4+1”工程中瓷磚、衛生潔具、門窗、安全立柱、標線漆、燈具、監控及收費系統等所有材料均為名優廠家生產的優質產品,在采購前先由設計、監理、施工、業主等單位派代表聯合考察廠家的生產能力、規模、生產工藝等。項目辦技術科科長徐偉說:“材料進場后,由項目辦委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每批材料進行抽樣檢測,檢測不合格的立即清退,同一廠商的同一產品連續兩次抽檢不合格的,將其加入黑名單,不再采購。”
實行第三方檢測,是臨合項目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一項重要措施,路面工程及交安、機電工程分別聘請了江蘇交科院和中咨公路養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檢測單位,與施工單位同時進場,堅持用數據說話。“這樣將質量檢測前移,在施工過程中消除質量隱患,使產品一次成功,材料及公路產品也避免了工程完成后檢測不合格再返工。”來自第三方檢測單位江蘇交科院有限公司臨合項目咨詢組的工程師李強告訴記者。
臨合高速公路是我省全面實施標準化管理的項目,省交通運輸廳要求將其建成“甘肅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示范工程”。臨合項目辦通過推行標準化制度、標準化管理、標準化工地、標準化工藝、首件認可、業主代表負責制、夜間施工巡查制、項目負責人帶班作業等,每季度開展一次大型生產調度會、每月開展一次現場觀摩會、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加強生產調度指揮力度,對隧道、大梁預制、水泥砼拌和站、瀝青砼拌和站及路面施工等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有力提升了施工精細化水平和實體工程質量。